top of page

【想成功,先學會擁抱失敗】



你有沒有發現,人越大,能力越大,我們卻反而越害怕失敗?踏出的每步、作出的每個決定都彷彿越來越沉重?


回想起我們第一次學習走路的時候,大概根本沒有在怕。因為第一次嘗試的關係,走沒幾步就失去平衡跌倒,覺得痛便直接哭起來,但大哭過、討抱過,我們就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再次站起來了。


到後來當我們第一次學騎腳踏車或游泳的時候,身旁每個人都注視著我們,都擔心我們會溺水或摔倒,害怕我們會因此受傷,讓我們過程中多添了一份謹慎和緊繃。縱使如此,跌跌撞撞間我們最終也總算學起來了(當然也有人最後放棄了)。


然後到了二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心中可能有著想實現的夢想,有想過的生活,有想獲得的財富,有想告白的對象,我們一方面羨慕他人的成就,渴望自己也能心想事成,但另一方面卻又偏偏懊惱為何就是無法找回兒時那份天真、率性和幹勁


我們會考慮家庭責任,我們會計算機會成本、風險系數和值博率。們告訴自己,大膽嘗試或許會讓我們輸掉所有,輸光所有之後或許我們就無法再次重新站起來。於是我們挑選最安全、最舒適平坦、最熟悉的路徑,這可能是建基於我們過往的經驗,更可能是參考聽從了專家的意見、旁人的建議或世俗的做法。


在這現代化與講求效率的社會中,我們自少就被教導要為事情做好周全的計劃和準備。我們的背包或包包中總放着各種用不着的東西,因為要未雨綢繆。我們害怕錯走冤枉路和浪費時間,所以總要在google map上查看最佳行動路線。我們身體健康卻要治未病,我們居安卻要思危,我們積穀防飢,我們養兒防老,我們今天的生活還未過得富足卻偏偏要為退休生活作準備。我們每天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時間,是花在預防無法確定將來真的會出現的危機上,而不是專注在事情的當下?


我們每天被社會、家長前輩和朋友們灌輸著各種各樣的成功之道,堅信「生命冇take two」(香港經典廣告對白,意思是生命無法重來),所以要好好選擇,否則就會恨錯難返。每個人都教導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奔跑,卻從來沒有人鼓勵我們只管用盡全力狂奔,直至真的衝得太快後跌倒,然後拍拍身上的灰塵,優雅地站起來,再次繼續狂奔。


還記得我們都是在快將溺水時才掌握到如何在水中浮沉,也是在腳踏車快要失控時才學會如何平衡。同樣地,用盡全力狂奔然後跌倒,也只是為了突破自己,找出自己原來可以跑得多快。


但社會總習慣以跌倒與失敗為恥。家長愛說「你不好好讀書,長大後就要做這樣那樣的工作」。拿到奧運銀牌,我們會說他「雖敗猶榮」。追夢成功的人被受尊崇,但追夢「失敗」的人卻被一沉百踩,說他天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愛做「明星夢」,卻忘記了每個追夢成功的人也有過「失敗」的經歷。


其實,跌倒並不可恥,會跌倒,只因我們願意勇敢走出舒適圈,踏上陌生的旅途進行探索。失敗也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們因為曾經失敗而不敢再嘗試。

社會的集體制約高度強化了我們對失敗的恐懼,於是我們只會挑安全的路來走。走在熟悉的道路上,看著熟悉的風景,最終無可避免地也把我們鎖定在自己熟悉的行為模式上。這惡性循環,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僵化,越來越難從這泥沼中掙脫。


這種對失敗的恐懼猶如癌細胞般擴散與蠶食,逐步改變我們的心態以及行為,滲透進生活的每個細節上。就連在打不同的電動遊戲時,我也經常用相近的武器,用類似的戰術,變得千篇一律,只在乎這是否最有效率的方法,而忘記了初衷:從遊戲中獲得快感。


當我們越害怕犯錯,我們的身體就變得越緊繃,我們就越無法發揮真正的水準,也絕對無法盡情沉溺在這體驗當中,更別說從中看見自我突破的可能性。


你大概也曾試過,縱然心中有很想做的事情,但卻總是因為擔心失敗,而遲遲無法踏出關鍵的第一步


你或許也試過,終於鼓起勇氣踏出了第一步,但走沒幾步,遇上了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後,就害怕起來,在不安與恐懼的籠罩下,結果選擇走回當初舒適平坦的原路,錯過了分岔路上的風景和體驗。


又或者走沒幾步就開始急躁起來,從一開始小聲嚷著「還要走得遠?甚麼時候才到?」到後來乾脆直接抱怨說「這路真不好走,我早跟你說不要」,結果要不提早放棄,循原路下山,要不縱使繼續前行,心中卻已早下定論,於是在路上不停找證據證明「你看,我就跟你說這不行的」,說穿了其實就是在作掩耳盜鈴式的期望管理,希望透過邊緣化這事情,減低因為失望或失敗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就像「我跟他分手其實還好,反正我也沒有真的多喜歡他」,企圖在事情崩壞前先親手把一切推倒。


這樣的行為模式看似果斷和看透世事,其實只是逃避和懦弱,還沒有認真面對過問題就舉手投降。帶著這樣的心態,我們眼中自然只會看見自己所討厭的面貌,最終也當然會自我應驗預言,這就像在山路上開車不看遠方只顧注視身旁的懸崖,你的車子必定會向懸崖邊傾斜過去,最終釀成意外。


現實是,我們一天還未踏出第一步,我們所以為的可能或是不可能,都只是頭腦中的幻像,而非真實。同樣地,我們一天還未走完全程,我們所認定的喜歡與不喜歡,都盡皆言之過早,都只是零散碎片,根本無法呈現出整個體驗的真實面貌。

情況就如一段8公里的登山路程(假設走4公里抵達山頂再走4公里下山),若你只走了首2公里就放棄,覺得又累又沒看見甚麼好風景,下山後認定登山真無聊,下次還是不要再嘗試了,那你肯定錯過了山頂的美好景色,而你的結論也根本不具代表性,因為你還沒完整看清這事情的整個面貌。


全部8公里路程加總起來,才等同於整趟旅程,無論是往上爬升時的疲累、下坡時的腿酸還是站在山頂上的滿足感,單獨來說都無法定義這整趟旅程。唯有走完全程,你才能夠獲得這完整體驗,這是一個 all or nothing(不全則無的)的投資,而非走了40%的路,就能夠按比例拿回40%的滿足感。就像田中的農作物還差一個月才成熟你卻硬要現在收成,最終只會白忙一場空。


也正因如此,成功靠的往往並非智慧或熱情,而是堅持,但是與其說是對目標的堅持,更應該是對失敗的堅持,也就是說,無論跌多少次我還是會再次站起來,繼續走下去,而無論會跌多少次,我仍然會不介意繼續跌下去。


唯有願意接受自己受傷與失敗的可能,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全然放開和投入去嘗試,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獲得最完整豐富的體驗。


唯有不害怕迷路,我們才能夠有機會遇上沒去過的地方。

不害怕迷路,因為我們相信就算真的迷路,大不了花點時間一定能夠找到出路。


唯有不害怕失敗,我們才能夠挑戰自己的極限。

不害怕失敗,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多試幾次,最終必定會成功。


唯有不害怕因為過度投入而受傷,我們才能夠盡情投入。

不害怕過度投入,因為我們相信,就算跌得很痛,再難過的傷口也總會有癒合的一天。



所以下一次當你想卻步或放棄時,我建議你可以先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你全情投入、徹底嘗試過沒有?你走完全程沒有?卻步或放棄的理由是基於主觀看法還是客觀事實?


如果還沒,當然並非說你就不可以就此卻步甚至放棄,只是說,那就好好坦白承認自己想卻步或放棄,也承認自己沒辦法完成這事情,接受這「失敗」,同時看看無法堅持的原因是甚麼,而不要就此認定這事情行不通,為其添加「莫須有的罪名」,被自己編出來的藉口所矇騙。


身體細胞需要學習,才能讓我們在面對重大的事情上仍然充滿信心。所以我建議可以從微小的事情開始,先盡情試試看再算。


比方說在一個無需立即趕回家的晚上,就試走一條陌生的路,讓自己迷失一下。下次吃到一碟不好吃或不合口味的食物時,就試試看先把整碟食物吃完,別這麼快就放棄,別試圖在過程中以其他調味方法調整它的味道,也別企圖用其他食物沖淡他的「殺傷力」,更別在過程中早作定論,而是好好投入其中。投入並非強逼自己享受,而是好好認真沉溺在當中的甜酸苦辣上面。如果到了最後真的確定不好吃,那下次不點就可以了。


以上所說的,我還是剛開始嘗試,我也跟很多人一樣害怕失敗。我害怕我構想的課程與工作坊沒人報名,我害怕我的看法並不像我想像中這麼能夠為其他人帶來啟發,我更害怕我現在追尋的生活模式無以為繼。


我仍然害怕失敗,但我更害怕還未出盡全力就過早放棄而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機會。雖然我無法知道我最終會否成功,但我知道自己必須嘗試看看,否則我絕不甘心。也就像我以上所說,如果我還未盡力嘗試過,還沒走完全程,就斷然放棄,那一切還是言之尚早。


所以如果你已經走在路上,但有所懷疑,那先咬緊牙關走完再算吧,在走完之前先別太快下最終定論。但若你看完這篇文章,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力量,不敢踏出第一步,那其實也很好。因為若以一個更宏觀的生命角度來看,「不願意擁抱失敗」這失敗或許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勇敢的嘗試與失敗。換句話說,或許就在不知不覺間,你的靈魂已經選擇走在「擁抱失敗」這條路上。


那還有甚麼好煩惱的,就好好承認這「失敗」,不再為它為任何的藉口,然後繼續在這恐懼與迷失中前行(在此也就是「沒有動力踏出第一步」的意思)。或許某許渴望改變的動力出現了,那問題就解決了;但若那天還未到,那也倒沒所謂,既然「無法踏出第一步」是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了,那正正代表也沒有甚麼能夠比現在更差,不是嗎?

 

若有興趣更深入了解Human Design人類圖,歡迎留意我的FB專頁。也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若你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職場引導服務】詳情。 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