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在接觸人類圖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其它身心靈工具。在一個非常講求邏輯理性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我,根本不會考慮相信任何無法驗證的事物。那個時候的我,接觸過最類近於身心靈的工具,大概就只有佛理了。
佛理就是「佛陀的道理」的意思,絕不等同於佛教或佛學。具體來說,佛陀在梵文的意思是「覺醒的人」,而他身而為人,在生命中所領悟到的道理就是佛理。
然而在往後的日子裡,佛理在不同人手中得到了不同的理解與運用,有發展成宗教的(繼而在傳播過程中與其它地方的宗教哲學融合,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地域性變種,而其中漢人今天所熟悉的「漢傳佛教」正正就是佛理、道家與儒家思想的合成物),也有更偏哲學走向,好像禪宗乃至於生活禪。
我當年所接觸的佛理就屬於後者。其中,「讀禪有感悟」一書與吳九箴一系列的生活禪叢書,正正是我當時的啟蒙老師。我特別喜愛《不想當人,就別想成佛》、《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這幾本書,光是書名就已經極具吸引力和啟發性。
跟據心理學與身心靈的看法,原生家庭的互動往往定義了我們日後如何跟外界世界接觸,初戀的經歷影響到我們往後的感情觀,而相同地,我認為,第一個接觸的身心靈工具,也很大程度上定義了我們如何理解日後所接觸的其它不同工具。至少在我的經歷上便是如此。
有了佛理作為理解世界的基礎,我在學習人類圖的過程中,看的角度和視野比較不在「準不準」、「正確的行為標準是甚麼」、「我們是否適合彼此」和「如何趨吉避凶、加強運勢」這些面向上,而更多在於如何透過這工具進一步認識自己,從而改變和覺醒。
佛理中的「拈花示眾,心領神會」精神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我天生喜歡舉例說明的表達風格;「遇佛殺佛(殺佛是見佛的唯一辦法)」和「手指指月,指非月」等禪宗公案故事也與我的反教條主義一拍即合;對修練與自我覺察的強調,也讓我直到今天仍十分推崇實驗精神與生活化的分享。
比起分享人類圖,我大概更大程度上是以人類圖作為我的語言,去表達我內心所相信的佛理、我所推崇的「入世禪」。我一直相信,我們需要的是智慧而非知識,而也唯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分每刻皆能夠隨心運用得到的,才是真正的智慧。
隨著把當年所學吸收成為我的一部份,我也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翻看過有關佛理的書籍了。直到近日,因為看見友人在FB上的分享,讓我有了突如其來的回應,於是在相隔快10年後又再次拿起了關於佛理的書籍,卻竟然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本書叫《佛陀的幸福課》,是由一名美國心理學家所編寫,嘗試以心理學角度解析佛教哲學。我覺得其中某些論點與人類圖所說的不謀而合,所以我從中整理出四個主題,並節錄了部份內容,好讓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人類圖,從中獲得啟發。
由於篇幅有限,我這次會先分享「無我與做自己」這部份,然後下星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另外三個部份:「情緒的本質」、「習性與制約」和「接納與回應」。
無論人類圖還是其它身心靈工具,都總提醒我們要「愛自己」、「做自己」、「活出自己」,而人類圖更經常強調我們別「非自己」。然而,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自己」?存在於我們其中的「非自己」算是自己還是不算自己?
《佛陀的幸福課》一書就透過佛理中的「無我」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我很推薦的補充說明。節錄如下:
我們每天所感受到那個整體的「我」是一種徹底的錯覺:我們感受到的這個一致而明確的「我」並非來自於一個不變的核心。⋯⋯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正在與周圍的環境交換物質與能量。當你吃東西的時候,原本不存在於「我」的食物變成了「我」的一部份;當你呼氣的時候,原本不屬於「我」的分子進入「我」之中;當你吐氣的時候,由「我」呼出的空氣分子不再屬於「我」。
事實上,我們將「我」的認同推及到幾乎身邊的所有事情上:我的房子、我的衣服、我的工作、我的車、我的食物,甚至是我的伴侶、我的小孩、我的父母與我的朋友。因為將「我」的認同廣泛地延伸,因此也加倍了不幸的機會。我們將很多事情看成「我的」,因此每當遇見失落與困難時,都會為我們帶來痛苦。
痛苦的來源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一個在時空裏穿梭、可以移動但不變的形體。正因用這種方式看待自己,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感覺孤立、孤獨。當我們如此看待自己,我們就像在現實世界中飄零的碎片一般感到無助,也因此才會苦痛掙扎,使勁想奪取我們想要的東西。
佛法中的「無我」,並不是說你不存在,而是你並非以人們一般想像的方式存在罷了。人們或許可以接受無常的想法,卻很難接受無我,因為我們看起來明明就是一個實體。然而,無常與無我其實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罷了。
你是時間流裡能量流動的一種狀態。你可以把這個形態想像成一道水流,岸邊有一棵樹的樹根伸入水流之中。碰到樹根的水分子因此改變,而產生了漩渦。水流持續地流動使得漩渦在樹根周圍打轉,並且一直以這樣的方式流動,直到不同的原因與條件讓這到漩渦再次產生變動。
你就像漩渦一樣,是一種能量流動的狀態。由於你身上充滿了不同形式且持續不斷的能量流,形成了人們所看見的你。人們透過這些能量流動的模式來了解你慣有的語言行徑,但同時,你卻又不停地改變着。不停變動的漩渦沒有與水流分離,同樣的,你與身邊依存的事物也是分不開的。這就像波浪與海水本為一體一樣。
「做自己」最糟的方式就是試着去做自己。或許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但是當你真的可以放下「自己」時,那才會是最真實的你。當你能夠放下以為自己該有的模樣,放鬆自己,讓自己完全處於當下無我的意識中,而不是讓自己執着於過去既定的思維或行徑,那才是真實的自己。
你以為的「自己」只是那些制約你的想法與行為,但那些並不能代表你。當你能夠放下那些制約,放下那些你認為你該保持某種樣子的想法、放下你該用某種方式生活的概念,你便會真正得到自由。這麼一來,你便能成為真正的你,事實上,成為那個一直都在裏面的「你」。
也就是說,一個固定的「我」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在每個當下都在變動,每分每刻我們都在跟外在環境在交流互動,並在過程中形成一個全新的「我」。
我覺得以上這說法,跟我對人類圖中空白與定義的看法不謀而合。就像我以前所說,有定義的部份是我們穩定運作的部份,是房子的地板,而其它所有開放的部份則是我們生命中一切可能性所在。每個開放部份都是我們設計中的一部份,總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擁有」過它,唯一的差別只在於我們無法如想像般「穩定而持續地持有與控制」罷了。
而人類圖送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讓我們學懂如何降低這些開放性為我們帶來的傷害,並將其轉化成一個可供能量流動的空間,為這看似抽象的「無我」佛理概念設下一個實際可行的落實方案。
我們要做的,就是容許能量在我們身上流動,容許我們的開放部份在每個當下自然地變化,讓這些外在能量暫時成為我們的一部份,讓這些「變數」跟我們設計中的穩定部份(定義)合二為一,重組出這個當下的我們。
而當這一秒過去了,我們就要學懂放手,不去緊抓著這個前一秒的自己,不去僵化地把自己定義在某個面貌上,繼續容許自己持續互動與變化,那這就是「無我」的境界了,也就是接受自己每分每刻都在變化,接受我們從來不「屬於」過誰,也不曾「擁有」過甚麼。這就是佛理中的「無我」。
以「無我」這概念作為基礎,這書又繼續作出延伸,談論到「輪迴」與「前世今生」這些身心靈常聊到的概念。雖然這跟人類圖不完全相關,但我覺得也挺值得分享的。節錄如下:
你並不是漂流在這個宇宙中獨立、疏離、茫及孤獨的個體。你與整個宇宙根本不可分割。你完全是來自通常不被認為是「你」的東西所造成的。你這個生物,完全是由你認為非生物的水與一堆非生物的礦物質所組成。真正的你其實是一道能量的流動、一個轉化的過程,並且不斷地改變,每一刻都不同。而如果這是真正的「你」,那麼到底是什麼在輪迴或重新生?
當你用這樣的洞察來思考重生,你便不會想着千百年前你曾是哪一個人。是否曾有一道細微的能量從一個生命跳入另一個生命,甚至在某些例子中今世的生命還保留了前世的一些記憶?或許吧,但是我們能夠稱呼這個能量是你一貫認為的「你」嗎?
人類的腦袋常常會跟我們玩一種把戲,讓我們提出許多與現實上違背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如果」。雖然腦袋可以問出許多有趣的、假設性的問題,但並不代表這些問題是有意義的。
如果你念了耶魯大學,你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而不是你。你之所以為你,部份原因是由你經歷過的那些事情所造就的,而不是受那些你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所影響。因此用這個角度來看,若你說你曾經在另一個時空是另外一個人,而現在你到了這個時空、在這個身體裏、這樣的環境中活着這個人生,那是什麼意思?事實上在某一個特定的時空、特定的身體裏、擁有特定的基因組合與人生經驗正是你之所以為你的原因,不是嗎?
「兩支蠟燭」的故事可以用來比喻重生的意思。假設我手上拿着一根點燃了的蠟燭,並用它來點燃另一根蠟燭。我吹熄了第一根蠟燭,那麼第二根蠟燭的燭火與第一根蠟燭是同一盞燭火,還是不同?你認為呢?人們通常很快就假定答案不是相同就是不同。但是這個例子中,其實我們還可以回答「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
他們是同一盞燭火嗎?算是吧。它是第一盞燭火的延續,因此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說他是同一盞燭火。他們是不同的火苗嗎?同樣的,也算是吧。第二根蠟燭的燭火是因為不同的蠟與芯而點燃,並且燃燒着不同於第一根蠟燭的氧氣分子。第一盞燭火本身看起來像是一種東西——一個「個體」——因此我們認定他為「燭火」。但是這盞燭火事實上卻比我們以為的更加深奧。這個燃燒的蠟燭其實是一個不停改變與轉化的過程。每一秒鐘,有新的蠟分子被燃燒;每一秒鐘,新的氧氣被使用;每一秒鐘,燭火死亡而又重生。
那些聚合在一起而創造出我們的元素,會在某個時間散離而又以其他無數種的形式再一次聚合。或許你可以說死後你將會以其他人的形式再「回來」,你也可以說明日你將會是風中的一朵花、天空的一片雲或矗立山頭的一棵樹——自在且無懼。
不只如此,其實此時此刻的你已經在用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小到一個和善的微笑,大到救人一命,每個你曾經用任何方式觸動過的生命,都是「你」,而他們也在你裏面。你的生命在他們的生命之中,而他們的生命也在你生命之中。你與他人相互存在。你不只在他們裏面,也在與他們的他們接觸每個人裏面。
身為一個作者與老師,我同樣也一再用不同的形式重生。而你也一樣。同樣的,如果佛陀觸動了你,你便是佛陀的延續。佛陀將在你生命裏。如果耶穌基督的教導與人生曾觸動你,你便是耶穌基督的延續。
我們就像在雲裏凝結而將要落下的雨點。這滴雨點或許將會變成一個人,或許將流進河流或落入深海之中。無論雨點將變成什麼,都只是一個持續不斷轉化的過程——只是雨點不會像我們一樣抱怨。大自然教導我們物質與能量永遠不會被摧毁,只是不停地轉化。相同的,死亡其實也是一種轉化的方式。死亡,是一個段落,但並不是結束。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讓你對「活出自己」或「做自己」這些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說法,帶來一點不一樣的衝擊,啟發出一些新的視野與角度。
下次再來跟大家分享「情緒的本質」、「習性與制約」和「接納與回應」這幾個部份。
深入淺出學懂人類圖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B 專頁(傳送門)
解決職場疑難
▌職場引導服務:助你重設職場可能(傳送門)
身心靈事業支援
▌願景顯化服務:協助你梳理整合出適合你的產品/服務組合與表達方式(傳送門)
▌靈魂創業手帳:讓身心靈創業者相互交流與共同成長的空間(傳送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