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Kevin Yeung

【人類圖中的佛理(下)】



上星期借《佛陀的幸福課》一書,跟大家介紹了「無我」這佛理概念,也說明了它跟身心靈與人類圖世界中常說的「做自己」之間的關連(傳送門)。


當中說到,世間一切都只是在流動,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每分每秒都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永恆不變的我」並不存在,我們也從來沒有擁有過甚麼。我們既像一道漩渦,也像一盞燭火,說穿了,也只不過一個讓能量流經的載體罷了。若無法看清這本質實相,我們就難免陷入痛苦。


正正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曾經「擁有」過(金錢、健康、事業、關係),所以才會認定自己此刻「失去」,因而感到失落。


同樣地,也正正因為我們經常把出現在自己身上的想法與情感,跟我們自身畫上等號,認定這些想法與情感定義了我們,代表了我們,所以才讓我們難以自拔,深陷其中。


在眾多流過我們的能量中,我們最容易緊握不放的就是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緒。就情緒與我們的關係,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以下這個我個人很喜歡的說法。節錄如下:



苦痛來自渴望掌握無法掌握的事。當渴求與執着出現時,就會導致苦痛的結果。當我們渴求那些本質無常的事物——那些並非獨立、存有自性的物體、那些有許多複雜的「因」結合而成的「果」時——痛苦便會產生,而且是必然產生,並且無人能倖免。


苦苦追求我們執着的事物,極力逃避我們不喜歡的事物,導致我們陷入永無止境、徒勞無功的掙扎,讓我們無法敞開心胸感受當下。我們的渴求( 貪 )與厭惡(嗔)則讓我們產生難受的情緒狀態。


情緒本身的升起是正常的,只要它隨後消失那便不是問題。悲傷的升起不是個問題。只要不抗拒體驗它,並且讓它自然地流動,讓他暢通無阻地穿過我們,不強加掙扎抵抗,它就不會造成苦痛的結果。


然而當不愉快的感受升起時,我們卻把那些感受當成是「我們的」,甚至當成是「我」,才會讓我們因此身陷泥沼。


無論什麼情況發生,想法都會自然地升起,而非由我們所控制。你不能阻止想法產生,就像當光線接觸視網膜、訊息傳到大腦時,你無法阻止視覺的產生一樣。想要防止想法升起只是徒勞無功,甚至會有更糟糕的結果。


事實上,河水流動、雨滴落下、樹木長葉、腦袋思考,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地想要避免,這些事情都會持續地發生。既然我們無法阻止想法的自然升起,我們能學習的便是如何與這些現象共存且相互合作。


注意那些想法的升起,覺察那些情緒的存在,觀察自己的身體因為那些想法與感受而產生的感覺。配合你的呼吸,培養自己與那些想法與感覺同處的意願。讓你的意識像一片清澈的湖泊,反應出你真實的情緒。既然你知道那些就是想法與感覺,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樣,他們會升起,持續一段時間,然後消失。因此,即使他們令人感到不舒服,也不必害怕。你可以在一呼一吸間,與這些想法與感覺相處,並且透過以下的句子來幫助你:


用來描述這些觀察的用詞非常地重要。當你練習觀照時,不應該告訴自己「我很生氣!」、「我很悲傷!」或是「沒希望了!」因為當你說「我很生氣」時,你便認同了這個感覺,你便與這個感覺融為一體,埋在那個感受裏面,就好像你只有憤怒,好像你就等於憤怒。


同樣地,試著對自己說:「有一個可怕的想法在我心中升起。」而不是說「這想法實在太可怕了!」當你告訴自己「這實在太可怕了!」聽起來便像是個真理,而你也會忘記去質疑它。


當你察覺到這些心念升起時,甚至可以告訴自己「有一個很難受的想法升起,而我自然地「相信」了這個念頭」,而不是告訴自己「這種感覺真難受」。這巧妙的「相信」兩字發揮了一個很有趣的作用。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相信」這個想法令人難受的事實,也表示了我們開啟了另一道門——我們有了「不相信」的選項。


最後一段話剛好跟Mary Ann在Immersion中所說的不謀而合。Mary Ann曾跟我們分享過,「非自己」(開放能量中心的兩倍放大)本身並不會對我們產生傷害,因為它們只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只要我們讓它們出現然後消失,便不會造成困擾。唯有當我們的頭腦干預,嘗試去理解和轉化這些「非自己」的反應,並付諸行動時,才會讓我們深陷混亂。


活出自己,並不代表我們能就此讓頭腦徹底安靜(也不需要)。我們要做的單純是,當頭腦跟我們在碎碎念時,不去聞雞起舞,不立刻作出反應,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去觀看這些想法與情感流經我們,看著它們出現,也看著他們逝去。


她為我們推薦了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就是把這些想法與情感寫在白紙上:「我的頭腦跟我說我應該做點甚麼」或「我的頭腦跟我說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藉此把我們的頭腦第三身化,從而把這些想法與我們自身區分開來。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能夠容許想法與情感流過我們,不緊抓著他們,不認定他們就等同於我們,你會發現把我們困住的「負面情緒與想法」會比你想像中快消失掉(或許根本沒有消失掉,只是它們再也無法勾起你的注意)。


話雖如此,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協助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免卻不必要的苦痛,但卻難以去除過去的陳年污垢。說到底,我們活了幾十年,多多少少總會有不少印痕烙印在我們身上,動不動就激發出我們深底的潛意識反應。


這樣的反應在佛理中叫「習氣」,在人類圖或心理學中則叫「制約」。雖然名稱有所差異,但根底裡的意涵卻是大同小異。節錄如下:



你就像個傀儡一樣被習氣(Vāsanā,梵文,意指習慣的能量)擺佈着。你以為你掌握着自己的思路行徑,但其實不是——是習氣在掌控你。在現代心理學中,這種不能抗拒的力量叫做「制約」。


由於受到制約,人們面對類似的情況時,傾向用過去相同的方式回應。我們行為的結果——不論正向或負面——決定下次我們是否會再使用同一種方式回應。我們比較容易重複過去獲得正向結果的行為,比較不會重複過去獲得負面結果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對行為而言,短期間內發生的結果比長時間造成的結果具有更強烈的影響力。由於制約的作用,即使我們知道做了某件事,長遠來看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但只要立即有效果,就會讓我們難以抗拒地去做。


如果我們了解制約的力量,我們便能懂得不苛求自己。因為苛求,就像在火堆裏面加了柴火,或喝水的渴望加強了一樣,會讓我們不顧任何危險地往火裏跳或喝口毒水。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些因素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我們便可以學習「慈悲心」——對自己慈悲,也對困在制約的他人慈悲。幸福是來自慈悲,並不是來自掙扎或苛求。


當制約迫使我們做出那些明知與自己福祉相違的事,當我們的習慣太過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改變時,其實那正是我們練習不去對抗它的好時機。當改變的過程造成痛苦,你就該知道你已經過度苛求自己,而苛求並沒有產生效果。你也會看見,當你越抗拒,情況便越糟。對抗讓我們產生壓力,同時也讓我們更堅持去做那些我們不想要的行為。如果堅持用對抗習氣的方式,期待能帶來快樂,你就只會永不停歇地掙扎,更多內心的掙扎也會不斷產生,誘使我們的幸福越來越遠


改變,是一種不斷運用耐心與堅持,面臨挫折後再重新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瞬間就能變得完美的奇蹟。改變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從錯誤中學習,然後再次嘗試。既然你是一個過程——不是獨立的個體——那麼改變你的習氣毫無意外地也是一個過程。我們要的是朝着對的方向改變,而不是堅守一個固着頑強的完美主義。



我們可以用一種接納的心態與一顆清晰慈悲的心,來感受正在發生的事情。試圖尋找那些感覺之間的因果關係,讓自己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並且冷靜、清晰、寧靜地看待這些感受。慢慢培養出一種不同的意圖,改變與這事情之間的關係,以一個全新的方式來看待這事情。


不要強迫自己放棄什麼事情,只要單純地意識他們的存在,以接納的態度來感受這個習氣,覺察那個無情地將你推向下一個任務的習氣。不要對這個衝動宣戰,這樣只會增加暫停的難度。你只要感受他,並稍稍地將那個衝動放慢。這樣一來,你便會慢慢開啟自由之門。


佛陀教導我們修行的方式即是無修。即是說在修行時不感覺自己正在做什麼偉大的或是困難的事情,也不應因為修行讓自己有任何自我吹噓的感覺。禪修並不是一顆硬吞下的苦藥。只要以放鬆、快樂的方式去修行,不去掙扎或對抗,也不試圖得到任何結果或是達到什麼目的。用開放的心修行,讓自己觸碰內心與周遭的幸福。


如果你只想記住一個禪修方法的重點,請記着最重要的即是「接納」二字。禪修就是練習接納所有實際發生的事情。


接納很容易理解,基本上,他指的就是讓自己有意願去體驗任何發生在當下的事物,並抱有開放的態度去面對當下的一切,而不去抗拒它


接納的意思就是不屈服於既有的錯覺,不因為事情不如所願,就認為這是一個糟糕的世界


接納並不是叫你消極地看待事物,也不是叫你對任何不愉快的狀況置之不理,因而不採取任何可能的行動。接納單純只是接受你現有的狀況,並在狀況中找到真實的自己。相同的,你也會接納在當下情況中所需要的行動。


接納就是順其自然。他指的是讓事情以它原有的樣子存在,因為無論我們如何抗拒,事情還是會以那種樣子存在。如果你思緒雜亂,那便順其自然,讓自己處在當下,開放自己的心面對這些雜亂的思緒,而不是關閉自己的心來迴避它。接納指的是允許自己與當下發生的事物和諧相處。


這樣的狀態其實我們早就經歷過,即使時間可能非常短暫:在當下感受到一種快樂而平靜的滿足感,沒有任何事情需要急着完成,思緒沒有駐足過去,眼前也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改變的。每當這樣的感覺升起時,請停下來,並意識它。讓自己享受那個感覺。


不要要求禪修的過程盡善盡美,因為完美的概念背後所意味的目標導向是與這些修練完全背道而馳的。禪修的本意即是順其自然。禪修與我們這一生中一直習以為常的「為完成目標而忙碌並追求過度感官刺激」的生活方式是全然相反的。你要避免把禪修當成生活中的例行公事,好像打禪完後就可以將它從待辦清單中剔除,其他時間就可以用過去那種渾渾噩噩的方式生活。


佛學就是一種毫不刻意的修練。單純地做個普通的人,一點也不特別。



換句話來說,面對習氣/制約,我們要做的並非去否定或敵視他們,而是去接受他們就是這個當下的我們的一部份。接納,並非說我們就悲觀而被動地容許他們永遠成為我們的一部份,而是接受在「無我」的概念中,這些習氣/制約會出現,也終會消失。


這也就是我之前說過的,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同時接受我們的「非自己」,更要接受「無法接受自己非自己的這個自己」。


我認為,這種接納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人類圖中「等待」的智慧。不因為我們頭腦出現了甚麼想法便去執行它、去發起,而是活在這當下,與這空間全然同在。


如果說「回應、接受邀請、發起」是我們的行動指標,是那套外顯的功夫,那「等待」就是底層的內功,是一個看世界的修行觀。


等待並非說在「回應、接受邀請、發起」出現前甚麼都不做,而是容許留白,容許「回應、邀請、發起」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並預留空間讓他們可以進來,讓自己能夠暫時反映出環境與他人丟在你身上的能量,讓他們可以成為這個暫時的你的一部份,而非憑你的頭腦規劃去填滿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刻每道隙縫。


只要我們沒有覺醒,所有的事情都會讓我們受苦。當我們在院子裏打掃時,我們腦中已經計劃着下一件要做的事。這樣一來,我們心中永遠都有一種隱約的感覺,讓我們無法感受當下的快樂。這種情況下的苦非常微妙,但就因為這樣,我們在打掃時無法感受到太多快樂,我們的快樂來自於完成打掃工作,打掃工作完成後的快樂也持續不久,因為很快地,我們就將注意力放在下一件該做的事情上,當我們做著下一件事情時,我們又像先前打掃院子一樣,掛記着要趕緊完成手上這件事情。 唯有當事情完成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然而即使完成這件事,它所帶來的快樂也不持久,因為我們手上永遠都有未完成的事。


透過等待「回應、邀請、發起」的出現,我們就能夠放下頭腦的指揮,我們就能夠真正做到「活在當下」,讓佛理中抽象艱澀的「般若智」得以顯化與落實,透過人類圖的可實踐性,轉化成每個人都能夠輕易掌握的生命哲學。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從人類圖與佛理中找到的共同智慧,也是我這幾年以來一直所信奉的自我修行觀吧。

 
深入淺出學懂人類圖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B 專頁(傳送門


▌身心靈茶水間:聽聽我與嘉賓們的身心靈故事(傳送門


▌實用人類圖工作坊:讓知識變成智慧(傳送門


▌人類圖初階課程:深化理解、落地應用(傳送門


解決職場疑難

▌職場引導服務:助你重設職場可能(傳送門



身心靈事業支援

▌願景顯化服務:協助你梳理整合出適合你的產品/服務組合與表達方式(傳送門


▌靈魂創業手帳:讓身心靈創業者相互交流與共同成長的空間(傳送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