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來到第二部份。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索,一同揭示我眼中的京都與大阪:
第十章:用心煮的最好吃
第十一章:順着走就是最好的時機
第十二章:淺談京都人的性格
第十三章:巴比塔
如果你錯過了第一部分的精彩,別擔心,你可以按以下連結返回前一頁:
第一章:天下布武
第二章:照于一隅
第三章:從清水舞台跳下去之決心
第四章:鴨川之馴服
第五章:上洛去(帝皇之都)
第六章:堺港
堺,是今天大阪府轄下的一個行政區,觀光景點不多,購物地方也不多,所以大部份旅客大概都會直接跳過,而不會抽空走訪,甚至可能連聽都沒聽過,但偏偏我卻因為兒時遊戲的關係,很早以前就聽過這名字了。
話說國中那些年,我很迷一個叫【大航海時代 II】的電腦遊戲,特別享受開著商船漫遊世界的感覺。遊戲中,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前往傳說中的「黃金國」,也就是日本。而遊戲中的日本只有兩個港口,一個是長崎,一個是堺,看在眼裡的我不禁心生好奇,堺到底是哪裡?怎麼從沒有聽過這地方?到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堺就是今天的大阪。
不過其實要說堺等同於大阪,也有點不準確,請容我慢慢細說。
大阪從前不叫大阪,而叫難波,早在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年間(大約4-5世紀左右),就在此建成了宮殿「難波高津宮」,位置就在今天的大阪城南邊。雖然後來有少數幾任天皇也曾以大阪地區為都,但其實絕大部份時間,日本的政治中樞還是位於奈良與京都。
然而,京都雖然是當時日本的權力中心,但由於位置相對內陸,所以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上,都很依靠兩條主要交通命脈,以便透過水路連接其它偏遠地區(例如九洲、四國、蝦夷、朝鮮,甚至更遠的中國與琉球)。其中一條,就是前面提到的琵琶湖-敦賀路線,另一條則是沿著淀川西下,經由「和泉國」(即今大阪府)連接瀨戶內海的路線。而作為和泉國外港的「堺港」,在往後的幾個世紀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泉州與漳州(廈門)曾經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對外港口,但嚴格來說,二者只能說是地方行政單位所在,真正的港口應該是刺桐港與月港才對,他們才是真正繁華的地方。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的就是刺桐港,而非泉州;而明朝政府也曾說「所有出洋的商船,必須從月港出發」,而沒有提到漳州或廈門。堺港跟和泉國之間的關係大概也差不多。
隨著日本各個地區的日漸蓬勃,以及中日走私貿易的興起(由於明朝實施的海禁),堺港越趨繁盛,逐漸成為了和泉國的代名詞,也成為了室町時代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後來更成為了中世紀歐洲社會中最知名的日本城市。當時不少西洋技術都是從堺港傳入。據說後來織田信長經常用到的新型軍事武器「鐵炮」(即葡萄牙人的火繩槍),就是透過堺港而獲得的,也因此讓他更想把堺港據為己有。
然而,跟日本大部份地方不一樣,堺是個商人自治的城市,由本地商人們以會合衆的形式管理,並在城市的四周建立了護城河,維持堺的獨立自主,不隸屬任何領主。1556年到訪的葡萄牙傳教士就曾稱之為「東方威尼斯」,因為兩者同樣以「十人委員會」的方式,領導城市的營運與各種事務。
除了堺港,大阪地區當時還有著以「本願寺」為首的強大宗教勢力。
「本願寺」初建於1321年,原本位於北陸地區,後來經歷過數次的焚燬、重建與搬遷,最終於1533年遷到大阪,興建新本山,由於位於舊稱「大坂」的土地上,所以又稱「大坂本願寺」,位置就在今天的「大阪城」。由於此處經常受到大名勢力的的軍事威脅,為了加強抵抗能力,整個區域皆以護城河與土壘包圍保護,像比叡山延曆寺一樣,擁有強大軍事實力。
堺港與本願寺兩者原本互不相干,但有著織田信長這共同敵人時,就此連成一氣,把堺的經濟實力與本願寺的宗教實力(群眾號召力、戰鬥力)合二為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抵抗外來者的控制。從1570年本願寺門主顯如響應足利義昭將軍號召加入「信長包圍網」起,這聯盟就一直跟織田信長作對,讓他吃盡苦頭,可以算得上是他的頭號死敵。
儘管多次被織田信長的大軍包圍,本願寺還是能透過堺港獲得毛利家的補給而不被擊倒。直到1580年,織田水軍才終於成功阻截了這海上糧道。失去了這重要的外力支持後,本願寺只好透過朝廷調停,接受信長提出的「撤離大坂本願寺」和談條件,這場長達10年的抗戰才終告結束。
待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正式與顯如和解,但為了防止其勢力死灰復燃,於是以捐地重建的美名,將本願寺遷往京都,位置就在今天的西本願寺。而在本願寺的原址上,豐臣秀吉則建造了他的新居城「大坂城」,並打算以它作為統治中心。豐秀秀吉會選擇大坂為根據地,一方面在於其水上交流的便利性,北靠淀川,控制著京都與瀨戶內海之間的咽喉,另一方面則在於其防禦性,四面皆有著河道保護。
1615年,德川家康攻破大坂城,豐臣秀賴在城內切腹自盡,豐臣秀吉血脈自此絶後。隨著大坂夏之陣結束,天下重獲太平,大坂城也就此失去了其軍事價值,而淪為權力象徵,以作誇耀幕府統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於豐臣家。
城西的城下町則被發展成以運河貫穿的船場,逐漸取代堺港成為大坂的商業、金融重鎮,是江戶時代大阪最為繁盛的地段。直到20世紀,船場的大部份運河逐漸被填埋,陸橋被移除,曾經的黃金地段就成為了今天遊客所熟知的心齋橋,獨留下了道頓堀這條硯果僅存的舊運河。
堺港原是我在大阪最想去的一個地方,可惜由於早已沒落,所以其實也沒甚麼好看。反而站在 Harukas 300 的「海闊天空展望台」上,才更能看清堺港真正的價值,也藉此懷緬這片土地當初的繁盛。
Harukas 300 離通天閣寺和四天王寺很近,樓下又有百貨可以逛,很推薦花點小錢上來走走!
第七章:不請自來的楓葉
這次去京都的時間剛好是11月,算是適合觀賞楓葉的季節,但我們挑這時間,為的並非楓葉,剛好相反,當我們最初計劃這行程時,甚至完全沒想起原來楓葉開在11月。
當我們終於開始為這趟旅程作研究時,才突然驚訝原來11月剛好是賞楓的季節。然而,我們不但沒有為此而感到興奮,更多的反而是擔憂,因為京都平時已經人很多了,如果剛好碰上楓葉盛開的時間,應該會擠到根本走不動吧!這樣根本無法好好感受京都的真面貌!
還好天公作美,最後我們在京都的時間剛好是楓葉剛開始初紅的時間,既避開了主要的人潮,又可以看到那一點點的楓葉。清水寺、嵐山和鞍馬山這幾個算是京都有名的賞楓勝地,我們都剛好有去逛(而且剛好下雨所以人不多),不過或許真的時候有點早,看起來是美,但還不到那想讓人頓足來細味的程度。
最不預期的是,在整趟旅程中最讓我心動的一幕,反而是在想都沒想過的近江八幡山城上。當天下午那邊的天氣很奇妙,太陽出來一陣子就下雨,下雨沒多久,太陽又再次出來,如此這樣反反覆覆的。但也因為這樣,整個天空都變得很美很藍。
就在這時候,我剛好走到山頂神社旁的一條小徑上,忽而抬頭一看,竟看到非常漂亮的紅葉,一方面因為剛才的雨水而顯得異常潤澤,另一方面又從楓葉間穿透出絲絲柔和的陽光。紅葉的色彩隨著那微風輕拂而變幻,好不漂亮!
紅葉要拍得好看,一點都不容易,好的設備與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時機與緣份。能夠在對的時機點,站在對的樹下,楓葉紅得剛剛好,而且楓葉的分佈散開不堆疊,再加上空氣中的濕度與光線,那才成就出那獨一無二的美景。也或許如此,這麼多人才如此喜歡賞楓吧,因為賞的其實是宇宙運轉的剛剛好吧!
第八章:料理中的佛法
去旅行,當然少不了吃,更何況是去以美食見稱的日本。但說到日本美食,不知道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又是甚麼呢?壽司?生魚片?拉麵?天婦羅?還是燒肉?
為了對京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出發前我就特地看了超過20本相關書籍,當中不少是關於歷史文化的,但當然也有不少是關於京都(和近畿)的飲食文化,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談到京都的代表性料理,或許大家會想到「懷石料理」,尤其是坐在花見小路的高級料亭中,邊看著藝妓表演,邊享用著既高級又充滿美感的美食的那種。然而,嚴格來說,其實懷石料理算不上很代表京都文化,至少今天的懷石料理不是。
懷石料理的原型最早出現於16世紀的日本戰國時代。當時茶聖千利休針對茶會作出了改革,讓客人在飲茶前先吃一些簡單茶點小菜,包括白飯、湯、向付(生魚片或醋漬食品)、煮物(以高湯熬煮的魚肉或雞肉、蔬菜等)和燒物(烤魚等燒烤類),合稱「一汁三菜」。這料理形式強調三個重要原則:「活用食材原來的味道」、「使用當季的食材」、「用心招待」。然而,這樣的料理形式當時僅稱為「會席料理」。
進入江戶時代後,伴隨都市經濟發達,民間開始出現高級餐廳,只要付錢,人人都能享受美食與酒宴,這類餐廳(料理屋)提供的餐點,同樣叫做「會席料理」,菜式豐富比前者更為豐富。為了作出區分,後人便引用禪僧修行時將溫熱石頭放入懷中取暖,藉此忍耐空腹的典故,把前者的漢字名稱改為「懷石」,但日語中的讀音同為「かいせきりょうり」。
但有趣的是,到了後來,這種充滿富貴氣色的「會席料理」卻反而改用了「懷石料理」這充滿禪意的名字存活下來。雖然今天的「懷石」算不上偏離了原來的原則,但跟當初那用心而簡樸的待客之道,還是有所差異的。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歷史更悠久,也更代表京都的「精進料理」。
精進料理最初出現於13世紀的日本寺廟,比懷石料理早了3個世紀。在此以前,僧侶在修行的時候不僅要齋戒,飲食也是只能攝取最基本的必需分量,吃飽就可以了,料理飯菜因此被視為雜務,是讓修行可以繼續進行的一個基本輔助。
進入13世紀後,鎌倉幕府統治下的日本開始從此前戰亂中獲得修復,於是再度派遺僧侶渡海前往中國交流與學佛,務求把最新的知識與科技從宋朝帶回本國。其中的道元禪師,在學佛的過程中,意外從有「典座」之稱的禪寺備餐人員身上學到了,在禪的世界裡,料理原來也是佛教重要的修行之一。(順便一說,他也從老僧身上學到使用乾香菇熬高湯的料理技術,成為讓精進料理開始變得好吃的原因之一)
「覺察飲食之中也有佛法存在的道元,對飲食有了深刻的洞察。回國後,道元將實踐這套教義的心得與方法寫成書,書中的教義內容,就成為後來日本精進料理的基礎。
精進料理的基本精神,不只是不使用魚、肉而已,而是充分活用當季食材的一切,珍惜能源和資源,進行烹調,然後藉由用餐來審視享用生命的行為。烹者必須詳細閱讀食譜,想出能徹底使用食材的方法以及避免增加洗滌量的步驟,再開始烹調。
道元提倡植物也有生命,食材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成為食物延續人類的生命,所以用餐前要先對付出生命的食材表示感謝,對「拜領了食材的生命」這件事表達謝意,及用餐中不發出聲響、不殘餘食物等都是精進料理的禮法規範。現代日本人用餐前仍會雙手合十說「我要享用了」,結束用餐後也會說「感謝招待」。這套餐桌禮儀,正是將精進料理帶回日本推廣的禪僧道元所提倡。」
(以上節錄自《圖解究極日本料理》與《探訪京都好去處》)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有幸曾在香港的一次「禁語禪食體驗」中嚐到過精進料理。所有食材皆是當天從日本空運到港的當季時令新鮮食材,全是生機素食。活動主持人要求我們用餐時保持禁語,專心一致地進食,細味品嚐每一道菜,慢慢品嘗食物的原味。用餐後,還要用漬物或醃菜把碗盤中的食物殘渣和醬汁全清乾淨,一併吃下,最後再用溫水沖洗碗筷,並把沖洗後的水全喝進去,務求珍惜食物與煮食者的用心(台灣的山屋也有類似的習慣)。當天的感受到了今天還是讓我很難忘。
今天京都仍有很多寺廟有提供精進料理,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比叡山延曆寺。雖然可能是商業考量的關係,已經再沒有要求食用者禁語和不浪費了,但我覺得還是很棒的體驗,絕對值得一試!
不過說到料理中的佛法,也讓我想起另一本書中的一段有趣分享。
在普遍台灣和香港人眼中,佛教應該都是住在寺廟中、嚴受戒律的僧侶。然而,日本佛教界不但有一大半僧侶都結婚了,甚至有些宗派是可以容許和尚喝酒賣酒。這大概很難想像吧。
「京都坊主Bar(坊主在日語裡就是和尚的意思,店名現今已經改為「salon&bar SAMGHA」)的老闆羽田高秀同時是IT公司老闆和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光恩寺主持,同時也是一位父親。他認為『寺廟太嚴肅,我先開一家酒吧吧,放鬆了才能思考人生。生活中碰了壁,來這裏也許可以得到啟發。我不會提供解決方法,只是提供一個契機,讓你們自己去回答。』
於是,羽田主持就開始開始全面學習酒的知識,參加多次酒吧經營培訓,專程到東京和大阪的和尚吧討教,在2011年開始營業京都第一家和尚吧。除了偶爾回寺廟做法事或出差去東京處理IT公司事務外,他都親自打理酒吧、調酒,與客人談理想談人生。
他是那麼入世,談論着柴米油鹽的現世話題,卻又懷抱着普渡眾生的遠大理想:以酒吧為起點,逐步建起像大索爾那樣集溫泉、按摩、瑜伽、心理療法於一題的靈修中心。
淨土真宗的親鸞聖人說,人既然有這個軀體,就是有七情六慾的。婚姻會帶來煩惱,處理煩惱也是一種修行,結婚、離婚,都是人生的『課程』。從小戒葷腥、戒酒色,不需要去面對這些誘惑,卻也少了些『課程』。佛教的教誨中有一條是『慈悲』。『體會他人的痛苦,並將他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是為『慈悲』。而要想體會他人的痛苦,自己也要先經歷過痛苦才行。正是因為有過這種經歷,才能更好地幫助後人解決同樣的問題。
婚姻是修行,賣酒是濟世,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法規戒律皆浮雲。」
(以上節錄自《走吧!京都深度旅遊》)
這剛好跟我一直以來的修行觀、人生觀不謀而合!與其引經據典,倒不如在世修行。只要帶著覺察,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場所。人越放鬆,反而越容易有所覺悟。所以如果剛好有想不通的事情,就去散個步、吃頓飯,或者找朋友小酌小聊一下吧!搞不好會有新的看法!
基於對如此入世的羽田主持很感興趣,在這趟旅程中,我就特別安排了一天晚上專誠拜訪。可惜的是,語言不通(第十三章會分享一個超瞎的小故事)加上我其實並不太擅長於跟陌生人打開話匣子(4爻的我真的很容易超級緊繃),所以雖然到了那邊盡量聊了一下,吃了他煮的咖喱飯(很好吃!)喝了他調的酒,但卻沒有太深入的交流,有點可惜就是了!
大家下次去京都,不妨去看看:https://maps.app.goo.gl/ej1R1DHDJcryfGRb7
第九章:壽司溯源
在台灣與香港,壽司可說是無人不愛,但其實我跟壽司的一段情,開始得很晚。
話說我爸媽都不喜歡吃生食,所以小時候幾乎沒去過日本料理店吃過生魚片或壽司,唯一吃過的壽司,就是媽媽在家中自製的卷物,當中有著玉子、蟹棒、青瓜等簡單而健康的食材。到了國中時期,朋友們偶爾會一起去吃經濟實惠的「日本任食」(吃到飽),所以開始會吃到一些大家常見的壽司,但全都是很普通的味道,始終是吃到飽,大概也無法有太多的期待,對吧?
人生中第一次吃到覺得真正好吃的壽司,是在大學那些年。當時往來香港與美國必須在東京成田機場轉機。有一次我的大學朋友就從機場的商店中買了一盒壽司,並分享了一塊給我。吃完一口後,感到超級驚訝!這根本是我從來沒吃過的味道!而且形狀方方正正,好不有趣!
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那是甚麼,只是很清楚記得那味道,直到很多年後,才發現原來當天吃的是京都風的鯖魚棒壽司!而我這趟旅程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去吃吃看,真正的京都鯖魚棒壽司到底有多好吃呢!?
(出町柳駅旁的「鯖街道 花折 下鴨店」的「巴卷詰め合わせ」,售價2000円。連結:https://maps.app.goo.gl/8uwSpUmHpPexSBFz9 )
鯖魚棒壽司,又名鯖姿壽司,屬於押壽司/箱壽司的一種,跟鮭魚壽司和鮪魚壽司等今天常見的壽司很不一樣。第一,不像其它生魚片是沒經過調味,鯖魚壽司中的鯖魚幾乎必定是醋漬過,而且味道非常濃烈,而第二,飯團呈方塊狀,而非橢圓形。另外還有一款叫「松前壽司」的變種,是以產自北海道南部的松前的昆布,包裹鯖魚與醋飯,也非常美味,這趟旅程中剛好有幸吃到。
這醋漬的製法其實是有其原因的,因為算是古早的料理手法,而這就要說到壽司的歷史了。
對有著優質水資源的日本來說,魚肉自古以來都是很好是蛋白質來源,但魚肉的缺點在於保鮮上的難度。於是,奈良時代的日本人就發明了「鮒壽司」這傳說中的第一代壽司,也就是日本壽司的始祖。這種壽司又稱「熟壽司」或「生馴壽司」。
這種壽司必須先使用在春天捕獲的鯽魚「煮頃鮒」,製作方法是先剖腹,把卵巢之外的內臟都取出,在魚身內塞滿鹽,放入桶子裏加鹽靜置,放在陰涼的場所儲存,會自然排出血水,反覆數次,直到盛夏時節,把魚取出仔細洗淨後,再將熟飯塞入魚身內,過程中還要加酒發酵,最後加壓重物阻絕空氣,使其產生乳酸菌,全程一共要發酵一至三年。
(以上節錄自《百年和食》)
跟今天的壽司最大的差異在於,吃鮒壽司是吃魚肉,而非「白飯+魚肉」。長期保存之下,黏在魚肉表面的飯粒變得稀爛,而且味道極酸,所以多會將其捨棄,只吃魚肉。
鮒壽司今天已經相當罕見,僅在滋賀縣少數商家中販賣。我原本也從未聽過這東東,但研究過後覺得很有趣,所以就趁著去近江八幡山城時,順道吃吃看。
鮒壽司有幾款不同的販賣型態,有整條販賣,也有去頭切片的,而我買的則是後者(「近江佃煮庵 遠久邑(おくむら)本店」:https://maps.app.goo.gl/uoCk3DfxrSYagaUP6 )
鮒壽司有著異常濃烈的酸腐味,是種我從沒吃過、也難以形容的發酵味(大概像牛奶變壞的味道?)味道方面,其實魚肉部份算是不錯的,有點像風乾火腿,但因為沾到已經因為高度發酵而變得稀爛的米飯,所以還是非一般的「酸餿」。吃完以後,由於垃圾桶在日本路上不好找,我只好拿著那綁得緊緊的袋子,繼續我的行程,但每每經過路上的途人,他們皆會不自覺地咳嗽起來,讓我好不尷尬。
到了17世紀後半,壽司師傅們開始使用醋來加快發酵程序,到後來更演變成直接以醋作為主要發酵工具,省卻原來使用乳酸的方去,把發酵時間大大縮短。製作者會以醋飯為基礎,再加上用醋浸泡烹調過的魚肉放入箱子裏,用手壓製成型再切塊,待米飯發酵到有些微酸味,還看得出米粒形狀時就停止發酵,連魚帶飯一起吃。這料理就是今天京阪地區的代表性食物「押壽司/箱壽司」,也就是我當天在機場吃到的那種。
「押壽司/箱壽司」的特點當然不只發酵時間的大大縮短,更因為時間的縮短,而讓整個飲食體驗徹底改變了。米飯不再是協助魚肉保鮮的輔助物,而變成了主食的一部份,類近於今天的壽司總算成形。然而,距離我們今天最常吃到的「握壽司」的出現,還要多等一個世紀。
進入江戶時代中期,江戶城已經是個有一百萬人的大都市。單身住在江戶的男人數量很多。為了支撐起這些單身男性的飲食生活,開始出現方便的移動式攤販,其中最常見的是販賣壽司、蒲燒鰻、天婦羅、蕎麥麵的攤販。為了省卻時間,有壽司攤販乾脆直接在客人面前捏醋飯再放上生魚片,現做現吃。「江戶前握壽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所孕育出來的。壽司也從原本的保存食品(有點像醃菜漬物)變成了即席食物。
然而,這個時候的「握壽司」還是得靠醋漬、鹽漬或醬油漬等方法,去讓魚肉免於腐爛。要真的等到冷藏技術出現後,才終於演變成今天這種,單純以生魚片配上醋飯的壽司究極型態。
壽司今天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國粹之一,呈現的不單單是味道, 更是藝術。《百年和食》一書就有提到一道看起來非常吸引的「江戶前」菜單。當中提及到,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以日本傳統戲曲「能樂」為概念,把近20貫握壽司分為三組,具體如下:
第一組「序之握」的意思是「序曲的握壽司」,一共七貫壽司,以咬下去可以嚐到清爽鮮味與脆爽口感的魚種開始。
第1貫:春夏的真子鰈,或冬天的比目魚
第2貫:「烏賊之王」障泥烏賊
第3貫:白魽,又名長鰭鰤、尾鰺、油甘
第4-6貫:鮪魚的三連彈
先是帶着酸味的赤身(醬油漬)
次為脂肪與香氣都很棒的中腹肉
然後是吃進去幾乎立刻化掉的大腹肉
第7貫:小鯺(肉質緊實醃漬過的鰶魚,有「江戶前的橫綱」之稱)
第二組名為「破之握」,「破」指的是能樂中節拍由慢轉快的部份——「序破急」,具有起承轉合的作用。
第8貫:鮑魚
第9貫:竹筴魚(通常會用大量的鹽和醋去醃漬,去掉特有的腥臭味)
第10貫:明蝦
第11貫:烏貝
第12貫:鰹魚
第13貫:蝦蛄(以由醬油、砂糖和味醂而成的調味醬汁浸漬)
第14貫:赤貝
第三組名為「急之握」,指的是加速。隨着肚子越來越飽,吃的東西味道也會越來越重,最後再以玉子燒做為壽司版的甜點收尾。
第15貫:海膽
第16貫:貝柱,又稱小柱
第17貫:鮭魚卵(將鮭魚的卵巢分開後,用鹽或醬油去醃漬而成)
第18貫:象拔蚌
第19貫:星鰻/穴子
第20貫:玉子燒
日轉星移,當我們今天說「壽司」時,指的基本上就是「江戶前握壽司」了,就算日本國內也同樣。「押壽司/箱壽司」已經降格成地方性的「手路菜」,大概只剩下本地人和少數同好懂得欣賞。然而,既然來到京都,我還是覺得先暫且跳過「握壽司」,好好吃一口更有歷史價值,同時也更代表京都的「鯖姿壽司」吧!那味道絕對能讓你一試難忘!
(奈良縣及和歌山縣的特產「柿葉壽司」,在京都車站有售,售價740円。八坂神社旁近的的「いづ重」所販售的「上箱壽司」,售價2333円;連結:https://maps.app.goo.gl/BoAqNUCYD5Xtvga8A )
p.s. 這次來京都,本來還想試試看傳聞中的蒸壽司。
於一般醋飯中,加入乾瓢以及香菇一起攪拌後,並在飯上面搭配著玉子燒、魚板、星鰻、燒魚以及甜不辣等配料,是冬天才有的限定名物。
本來這次也很想去吃,可惜最後剛好店休吃不到。
衷心感謝你的閱讀,與我共享這趟歷史之旅。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尋找美食,認識到充滿人情味的京都「御番菜」和大阪的居酒屋。同時,也聽聽我在大阪環球影城中的有趣經歷。最後,將深入探討我對京都人性格與學習日語的看法。
期待你能與我繼續一同探索這段豐富多彩的旅程。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