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孭起背包 · 遊歷不預期】
希 望我所分享的故事、生活點滴和Human Design 人類圖知識,能讓您拾回本屬於您的生命力量,去找尋自己的新方向,去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綻放出你獨一無二的光芒。


【回應?甚麼回應?】
其實回應每天都在,只是或許你沒有覺察到它的出現而已。我們每天走在路上,跟每個人的接觸,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看到的每片風景,都會引發我們想法上的改變,繼而引起態度與行為上的轉變。這通通都是回應的本質⋯⋯
Kevin Yeung
2021年12月8日


【尋找生命中的熱情】
在提供職場引導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困惑就是,自己生命中的熱情到底是甚麼?如何才能找到讓他義無反顧、奮不顧身的那個事情?曾經一段很長時間,我也好像他們一樣,覺得自己必須在生命中「瘋狂愛上」某個人事物。到了今天,經過這一年多的探索,我才開始慢慢覺悟到,任何事情其實都是愛恨交纏的。
Kevin Yeung
2021年12月1日


【內在權威與策略的三種使用方法】
內在權威與策略的三種使用方法。第一種:突如期來出現,你甚至根本沒有在想這事情會發生。第二種使用方法:在不知該如何決擇的當下,讓腦海中的煩惱消失。第三種使用方法:路標(在過程中作出覺察和修正)。
Kevin Yeung
2021年11月25日


【面對壓力的不同模式】
人類圖只是我們的地板,而非我們的天花板。而就算是我們穩定運作的那些部份,也只不過是相對欠缺彈性,但也絕非沒有學習與進步的空間。根部中心有定義的我,在人生經歷中,就對壓力的處理方法有過多次的調整與改變。
Kevin Yeung
2021年10月7日


【鍛煉好自己的心靈肌肉】
若要「活出真實自己」,若要能夠在重要決策上,有效運用到我們各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就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鍛煉。然而,無論我們的肌肉多強壯,還是會有無法應付的狀況,還是會在某個當下感到力不從心,還是會意外拉傷。會受傷,會跌倒,只因我們仍擁有踏出舒適圈的勇氣。
Kevin Yeung
2021年9月30日


【跟隨回應吃飯去】
關於吃飯,我最近作出了兩個新嘗試,並從中獲得了挺深的體會:等到真的餓了才吃飯、邊走邊找想吃的東西⋯⋯
Kevin Yeung
2021年9月16日


【山非山】
學習人類圖前,我們「看山是山」。學習人類圖後,透過學懂覺察,我們「看山非山」。我們開始看見原來山中有林,林中有樹,樹上有鳥。然而,過程中我們卻也容易因此變得過度偏執,覺得自己非要看見這山的本質不可⋯⋯
Kevin Yeung
2021年9月8日


【投射者真的只能夠協助他人成功?】
在主流的Human Design人類圖官方論述中,我們經常聽到投射者的角色和最大喜悅就是「協助他人成功」。然而,投射者就真的不可以站在舞台的最前方,當起主角,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嗎?站在鎂光燈下就一定非自己嗎?這樣做最終就一定會感到苦澀嗎?
Kevin Yeung
2021年7月14日


【如果你也想學人類圖】
Human Design人類圖中的知識博大精深,的確很吸引人一直挖,但學海無涯,切勿忘記人類圖中最基本,卻同時唯一重要的,永遠是內在權威與策略。
Kevin Yeung
2021年7月5日


【甚麼是投射者的邀請】
關於投射者的策略,英文原文基本上有兩個版本,分別是wait for the invitation 和 wait to be invited。前者可被直翻為「等待邀請」,而後者則為「等待被邀請」。這兩組句子看起來很相似,但彼此之間其實存在著微小但卻極其重要的差別⋯⋯
Kevin Yeung
2021年6月30日


【誰說只有1爻人愛研究】
1爻就是愛研究?2爻就是天生好手?其實不同的爻也同樣會研究,只是底層的意圖不同而已。要真正理解Human Design人類圖,更需要放下咬文㬭字的習慣,好好去心領神會底層的脈絡,好好去感受裡面想跟你說的是甚麼。否則,Human Design人類圖最終只會變成為把你二度制約的枷鎖。
Kevin Yeung
2021年6月16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