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孭起背包 · 遊歷不預期】
希 望我所分享的故事、生活點滴和Human Design 人類圖知識,能讓您拾回本屬於您的生命力量,去找尋自己的新方向,去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綻放出你獨一無二的光芒。


【人類圖自學資源】
簡單整理歸類了一下過去關於人類圖的文章與Podcast,包括類型、內在權威與策略、能量中心、通道、人生角色和職場應用,希望能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Kevin Yeung
2024年1月1日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26種特質】
在我們每個人的人類圖設計中,都必定有著26種與生俱來的主要特質。這些特質如果在生命中沒有被好好運用到、被壓抑下來不能使用,甚或如果我們被迫要做出跟這些特質完全相反的事,那我們就會覺得不自在、不舒服了。在職場中的種種懷才不遇與挫敗感,很大程度正是由此而來⋯⋯
Kevin Yeung
2023年1月4日


【2023 人類圖新年】
對人類圖稍有認識的人,大概都必定聽過「Rave New Year 人類圖新年」這說法。「人類圖」的週而復始是以太陽在大輪軸的位置為基礎。每當太陽走完一圈,再次回歸到41號閘門時,我們就會進入一個新週期。這週期將會為世界灌注一股新能量⋯⋯
Kevin Yeung
2022年12月14日


【開放心臟中心的不實承諾】
根據 Human Design 人類圖的說法,心臟中心(aka 意志力中心)呈現開放的人,會傾向容易作出自己無法履行的承諾。然而,我們並非故意不守承諾,而是在許下承諾的那個當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做到⋯⋯
Kevin Yeung
2022年8月17日


【人類圖中的佛理(下)】
以旁觀者的姿態看著想法與情感出現
,然後逝去。帶著接納的心態,讓事情以它原有的樣子存在,在生命中留白,
讓環境與他人能夠成為這個暫時的你的一部份。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在人類圖中參透到的佛理⋯⋯
Kevin Yeung
2022年6月1日


【人類圖中的佛理(上)】
無論人類圖還是其它身心靈工具,都總提醒我們要「愛自己」、「做自己」、「活出自己」,而人類圖更經常強調我們別「非自己」。然而,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自己」?存在於我們其中的「非自己」又算不算自己?《佛陀的幸福課》一書就透過佛理中的「無我」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我很推薦的補充說明⋯⋯
Kevin Yeung
2022年5月25日


【走進未知的未知】
2002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部長的唐納.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在一次記者會中分享說,世界上的事物可以分為三個領域:「已知的已知(Known knowns)」、「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s)」和「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
Kevin Yeung
2022年4月27日


【迷失時的錨點:開放與定義G中心的差異】
讓人迷失方向的暴風雨,在生命中在所難免。以Human Design人類圖的觀點來說,開放與定義G中心代著著截然不同的機制,所以在面對風暴與迷失時,也因此有著適合自己的一套運作模式。當我們認知到彼此的差異,就能夠重新作出選擇,而不用強逼自己循用
「適合大多數人」的「成功法則」。
Kevin Yeung
2022年4月20日


【G空的無定向與迷失】
開放G中心的不穩定性,容易讓我們在規劃人生中的重大方向時,因為受到他人的影響,而在過程中忘記了本身想做這事情的初衷,變得左搖右擺,朝令夕改,所做的事情變成四不像。而即使在瑣碎的日常事情上,這樣的反覆定位與方向變動,也同樣讓我們受苦⋯⋯
Kevin Yeung
2022年4月13日


【關於開放與定義的三個比喻】
在每個人的Human Design人類圖設計中,皆有著九個能量中心,分別代表著我們生命中九個不同的特質。在這九個圖形當中,有著色的我們稱為「有定義 Defined」,代表著我們穩定的運作模式,而空白沒著色的那些則稱為「開放 Open」」,但台灣與香港更常稱之為「空白」⋯⋯
Kevin Yeung
2022年4月7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