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孭起背包 · 遊歷不預期】
希 望我所分享的故事、生活點滴和Human Design 人類圖知識,能讓您拾回本屬於您的生命力量,去找尋自己的新方向,去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綻放出你獨一無二的光芒。


【找回你的職場微特質】
【職場微特質】就像化學中的原子,看似微小但舉足輕重,而且能夠自由重組整合。我們每個人皆擁有著獨一無二的【職場微特質】組合,憑此我們就能把現有的職業和職能概念打碎,把職場既定框架打破,拼合出一個屬於你個人的職業。
Kevin Yeung
2021年1月5日


【中年?危機?】
與其想機會甚麼時候會來?為什麼別人都不給你機會?甚至怪責別人和宇宙都不為你提供機會。倒不如,在每個機會來臨的當下,好好盡情展現自己。珍惜眼前的每一個機會,每一個舞台。好好感受每刻你在舞台上的時光與喜悅,盡情發揮和展現。單純享受在這當下的創造,你就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30日


【讓每天過得不一樣】
完美的答案和公式根本不存在。因為無論環境還是我們自己,每刻都在變動。當你在想「當下」的那刻,「當下」已經成為過去。換句話說,上一刻的完美答案,到了下一刻已經不再適用。固執的信奉着上一刻的完美答案,只會變成一成不變,最後失去生命力和競爭力。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23日


【金錢非萬能】
14.1為14號閘門設定好基調。它強調金錢有其價值,但並非萬能。金錢只是追求更高原則的工具,是達到目的的手段(a means to an end)。價值連城的貨幣,從來並非金錢,而是生命的能量。而生命的主導權從來都在自己手中。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16日

【職場深度遊:賭場的日與夜】
在生命中,沒有誰比誰更厲害、更成功。因為每個人皆是獨一無二,每個人皆是另外一個人的老師。 透過他人的生命故事,讓更多人從中看見生命的多姿多采,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這就是我發想【職場深度遊】的初衷。 這次有幸邀請到 Tammy來到Podcast節目中,跟我們分享一個充滿神秘感...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4日


【突破】
以生命為例,若你認為生命是一場競賽,你便會聚焦於累積財富與無止境的比較;若你認定生命是無間地獄,那你眼中所見,大概只能盡是無法擺脫的痛苦。這無關對錯,只是一種選擇而已。而我則選擇把生命說成一趟旅程,所以我眼中所見,盡是好奇、不安、探索、期待、驚喜,最後也少不了突破與成長。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2日


【重設你的職場可能,從了解自己開始】
在這集Podcast中,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運用多年的職場經驗,以及在 Human Design 人類圖世界中的經歷,引導他人在職場找到發光發亮的地方,為他人繪出他的第二人生。
Kevin Yeung
2020年12月2日


【走進大峽谷】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偏執而任性的人,才會如此的不顧不切,在一天內下降1500米到谷底的科羅拉多河,再在當天爬升1500米回到大峽谷頂。這可是比陽明山還要高的高度。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願意走下去,我也會義無反顧的走。我也無法解釋為何一定要這樣做,但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不可。
Kevin Yeung
2020年11月17日


【讓文字與音符帶走你的悲傷與憂愁】
本來能夠讓我們抒發情感的載體,竟不幸成為了在背後追趕我們的巨輪。直到有天,我們終於被這巨輪壓倒,自此對自我能力生疑,或對這些「興趣」失去興趣。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職場中累積的經驗,和透過Human Design 人類圖重新看見自己,讓我重捨創作的自信,也修練出一套自己的心法⋯⋯
Kevin Yeung
2020年11月4日


【轉職的煩惱】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Kevin Yeung
2020年10月28日


【孤掌難鳴】
真正要好好合作的對象,從來並非他人,而是自己。所以當你學懂如何跟自己相處,你也自然學懂如何與他人合作。當你認知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每個當下都能夠接受自己的存在,你也自然不會再害怕合作讓你損失自己的個體性。
Kevin Yeung
2020年10月14日


【命定 vs 自由意志】
生命就像畫鬼腳,它一方面既是命定(所有的選項、路線與結果已經預先設定好),但另一方面你還是可以從中作出選擇。Human Design人類圖的真正著眼點,並非在於鳥瞰這張鬼腳圖,把所有細節看得一清二楚,而是讓你學懂如何在每個分岔口,作出對你來說最正確的選擇。
Kevin Yeung
2020年10月6日


【引導職人找回自己的力量】
為職人找回自己的力量,探索出自己的可能性,其實與品牌管理工作很像。很多時候,個人或品牌總有很多亮眼的地方,只是因為每天活在其中而無法清楚看見,唯獨旁觀者清。我相信的是,答案其實一直在對方心中,我們真正的工作只是好好的跟他們談談天,讓他們重新看見自己忽略、還沒有看見的點。
Kevin Yeung
2020年9月29日


【引經據典,不如在世修行】
屠夫每天面對生死,所以才最明白甚麼是生死。到了一刻,或許他會突然頓悟,然後「放下屠刀,立定成佛」。相反,躲在佛寺中諗經的和尚,若從未真正面對過生命,從未真正經歷過,他所說的一切只是空話。他分享的只是未經考驗的說法與理論,而非他活出的智慧。
Kevin Yeung
2020年9月22日


【等待回應】
在一個流動的世界中,即使你本身沒有動,其實你已經「被動」了,因為你跟週邊一切的位置,在不知不覺間其實已經改變。所謂的等待回應、等待邀請和等待發起,並不是一種停頓狀態,而是一直走在原本的軌跡上,然後忽然路途上出現了新變化,於是你化被動為主動,作出反應。
Kevin Yeung
2020年9月9日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好好讓它為你做決定」。這是Human Design 人類圖裡面最核心的一個思想。要能夠好好信任身體,我們首先要玩玩頭腦的把戲,去理解它的運作模式。
Kevin Yeung
2020年8月26日


【旅行 vs 定居】
面對前路,很多時候我們感到寸步難行,或是未看見成功便已經想放棄,往往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大、想得太遠。閉上雙眼,深呼吸,把視點重新放回到腳前的下一步。不要貪心,每次只踏出一步就好。每次只走一步的話,即使遇上最壞的狀況,大不了向後踏回一步便好。
Kevin Yeung
2020年7月22日


【空G的適應力】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常說到空白G中心比較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空白G中心並非喜歡改變,而是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Kevin Yeung
2020年7月15日


【出走的勇氣】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Kevin Yeung
2020年7月7日


【居家隔離】
15天的居家隔離,這個人生難得的體驗,終於告一段落。自己一個困在房間不能外出,沒有想像般令人難受,反而讓我對人生多了一些反思⋯⋯
Kevin Yeung
2020年6月27日


【背上長刺的小豬】
這是關於一隻「背部長刺的小豬」的故事,但或許也同樣是你我在去制約之路的故事⋯⋯
Kevin Yeung
2020年6月23日


【等待的智慧】
「等待」的真正狀態並不是「等待 Waiting」而是「存在 Being」。你不再「等待」某某的到來,而是好好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好好的呼吸,好好的存在。到了一刻,你或許會忽然察覺,原來你自己甚麼都沒有在「等待」,只是單純的活著。
Kevin Yeung
2020年6月17日


【來自蒙古的祝福】
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我為自己安排了一趟難忘的背包遊,就是前往蒙古國去感受一下「逐草四方塞外奔馳,那懼雪霜撲面」的那份浪漫。在Couchsurfing的平台上我選了它們的蒙古大使。他叫 Begzuren,跟太太和小孩一家6口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郊的蒙古包。
Kevin Yeung
2020年6月7日


【陞官圖】
話說5-6年前的我對生活感到氣餒不已。工作彷彿進入了瓶頸期,而生活上也受困於某些原因而多年來無法外出遠遊。當時的我為了逃離這份納悶感,忽然有了一個奇特的想法:既然無法出國旅遊,那麼不如嘗試一下在香港旅遊。於是,不預期地,我就展開了一趟香港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Kevin Yeung
2020年5月23日
bottom of page